加入收藏|设为首页

帮助中心|联系我们

“中国梦·九州腾飞”千年红酸枝自然形木雕作品创作谈

更新时间:2021-11-19    浏览次数: 1390

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,“中国梦”无疑是全国各领域内最热门的话题。习近平总书记在“两会”期间提出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”的倡导,进一步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,汇聚追梦圆梦正能量。一个民族的复兴,不仅仅要靠经济的发展,更需要有灵魂来支撑,而这个灵魂即是文化。中国的文化、我们中国的审美思想,包括我们中国人所创作的当代艺术,都应该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,中国梦囊括了中国民族所有艺术的复兴。

对莆田工艺美术界来说,做大做强莆田工艺美术产业,便是当代莆田工艺美术家们共同追求的“中国梦”。面临虽有仙作古技,却渐缺创造性的困境,莆田工艺美术界致力提升产业研发水平,促进产业集聚发展,为此当地规划筹建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,努力发展创意产业。“中国梦”是浪漫的、宏大的,也是具体的。梦想成真则需要付出坚韧不拔的努力。在百家争鸣的工艺美术界纷纷为祖国献礼的时刻,仙作人也交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满意的答卷,助力“中国梦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中国梦》作品创作团队  自左起:庄南鹏、李得浓、佘国平、郑国明、何春魁


每个人、每个民族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,有些梦想只是一种潜意识的模糊的意象,有些只是只言片语的零散的思想,有些止步于凌乱惨淡的尝试。而梦想只有成为一种清晰的思想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,才能走上向现实转化的道路。假如每个人都有梦的话,那阅木者该是最能直观体验到所谓“美梦”的滋味了。当阅木者寻到一株想象都无法企及的珍木时,当这样一株珍木通过自身修作成为一件具有时代意义的珍品的时候,难道没有让人有如在梦中的感觉吗?而稍加试想,这几百里、几千里的寻木、阅木,走的是什么路,乘的是什么车。这种交通和行动的便利性在国力孱弱的时候是没有可能的。而阅木者将精美的作品在世人面前展示,向世界发布,这样对美的欣赏心境在动乱贫穷之时也是无法存在的。“中国梦”离不开我们个人的梦想,是我们个人的梦成长的条件和土壤。个人梦想的实现离不开“中国梦”的土壤,“中国梦”由万千个人梦想来组成。

艺术的精髓在于其深蕴的人文关怀。我在早年创立企业时,便将“圆缘六合”作为事业的夙愿,而“中国梦”的提出,更加坚定了我为红木界发展助力献礼的心意。数十挑一的选材,十余名木雕艺术大师及名匠的聚集,三年寒暑的交替,浮雕、圆雕和立体镂空雕多种工艺手法的交融,终成此鸿篇巨著。“中国梦·九州腾飞——千年红酸枝自然形木雕无双巨作”高逾5.6米,直径达2.2米,气势之恢宏,令人叹为观止。作品以一棵姊妹合体的千年红酸枝为材,象征长江、黄河两条母亲河泽惠华夏苍生。一柱擎天,树干上的九个树瘤幻化成五爪九龙,龙本为神圣尊贵象征,五爪更指帝王专属,“九”又为至尊之数,至尊至祥,更喻寓着九州子孙积极进取、刚健有为的精神面貌;顶部为一锻铜制的立体太极球,

底座的五十六朵祥云交融,谱写出中华民族“渊源共生,和谐共融”的不朽篇章。雕刻的技法,特别体现出龙的刚健,有强硕须髯,颔下有明珠,喉下有逆鳞,可闻其声,如戛铜盘,栩栩如生。其中包含的红木文化与木雕技艺更是博大精深。

七分自然,木雕设计的重点在于以木为本,对于红木雕刻而言,红木的材质是创作的起点,也是创作的归宿,一切的创作活动都是围绕着木材本身去实现的。所有的创作在没有表现出来之前均只是一种想象。一件作品是否完美,想象构思这一个过程最为关键,很多时候这种思考所花费的精力和心神,甚至比雕刻的过程更加漫长艰辛。国力的与日强盛,民族的繁荣富强,中国梦的伟大构想,再加上工艺匠人的酝酿已久,“中国梦·九州腾飞”无双巨作乃成。审材最能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修为。对原木的观察欣赏,以木料外形,木纹,特征进行联想,将木料的缺点变成优点,然后出无双之作。化九瘤幻成九龙,以纹理为祥云,有精雕细刻,有大胆留白,无不体现着创作者对木性的感悟。在艺术性的表现过程中,精神的内涵往往技巧的处理,甚至不在乎技巧,这正是古人所谓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”。看似简单,其实更是高难的创作。艺术的探索,红木的热爱,中国梦的追寻,此等强烈情感的倾注,三年寒暑的交替,终有此此时代献礼。

三分人工,木雕技艺来自工艺师们不断实践总结,师承“仙作”,无间摸索。同时又通过工艺师们的实践丰富创新,雕工初成。“中国梦·九州腾飞”交融使用浮雕、圆雕和立体镂空雕工艺手法精心打造,用以浮雕技法,以底版为衬托,突出所雕刻艺术品的属性,也体现在树瘤的圆雕化龙处理,浮雕和透雕的应用也使得作品达到空灵剔透、玲珑精巧、雅致美观的艺术鉴赏效果,产生感人效应。红木雕刻素有“七分自然,三分人工”的创作原则,原材的资质虽为作品增色,但精妙的技艺也是不可获缺的。结合原材和立意,充分合理地采用各种雕刻技巧,经过深思熟虑的创作立意之后,雕刻制作的技巧显得十分重要,不仅表现了创作人技巧熟练与否,也体现了起创作思维的高低之分。处理的意图以及表现手法又与作品表达的内容分不开。九州腾飞的创作意识加之娴熟应用的雕刻手法,正是“粗木细工”的体现,技术精到者常化腐朽为神奇,遇以良材,更至为传奇。匠人们对“仙作”的传承,对雕刻技巧的不懈追求,正是“化木成龙”的点睛之笔。

我始终相信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往往能将创作者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,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,不同的时间去感受到食物表现在同一件作品之上,同时又可以根据他们的心愿来凸显表现某些部分,发挥着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。遵循自然真实性的同时,结合自身所怀情感加以大胆主观的处理,正是创作者所追的发展创新之路。经艺术家的创作,使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。红木雕刻艺术的作品最大限度表现了自然与创意之美,健康的自然与创意之美也表现了时代精神之美。这是雕塑艺术所追求的崇高境界因此,它同样渗透着艺术家和观赏者的知慧、情感、思想和崇高精神。笔者相信,立足传统,致力创新,紧跟时代精神,才是红木雕刻艺术的正途,也是所有仙作人永远追寻的目标。

谨以“中国梦·九州腾飞”作品献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!


电话:400-8290-333 邮箱:service@haisibot.com

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未经允许不得私自用做商业用途,若要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

福建海丝木材与木制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997号-1

闽公网安备 35032202000192号